![]() |
|
网站首页 |
公告公示 2023年度新宾满族自治县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浏览:5501次'时间:2025年2月24日
一、基本情况 (一)土地资源情况。全县土地总面积42.85万公顷,根据省自然资源厅下发数据,其中,农用地40.74万公顷,建设用地1.18万公顷、未利用地0.93万公顷。 (二)矿产资源情况。我县矿产资源丰富且分布集中、储量大、品位高。截至2023年末,已发现各类矿产品26种。其中,煤炭保有资源储量1989万吨;铁保有资源储量11200万吨;钽储量居全市之首,氧化钽保有资源储量31吨(金属量);泥炭保有资源储量114.85万吨;水泥用灰岩保有资源储量16800万吨;溶剂用石灰岩矿保有资源储量41900万吨,探明储量增长35600万吨。 (三)森林资源情况。依据《2020年度新宾满族自治县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全县林业用地面积35.26万公顷,活立木蓄积3389.3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5.90%。全县地权为国有林地面积6.84万公顷。其中,林地面积6.46万公顷,未成林地面积0.12万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0.08万公顷,辅助生产林地面积0.12万公顷,其他林地0.06万公顷。 (四)水资源情况。全县水资源总量13.40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13.3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2.87亿立方米,重复利用量0.06亿立方米,地下水计算面积为4287.9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85.70毫米,折合降水量为33.69亿立方米。地表水可利用量为5.34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0.71亿立方米。区域内共有27座水库,总库容为0.71亿立方米,兴利库容为0.55亿立方米,调洪库容为0.31亿立方米。 二、管理情况 (一)坚持规划先行,做好要素保障 一是国土空间持续优化。“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已获自然资源部批准并正式启用,共划定耕地保护任务面积54826.67公顷、基本农田面积49713.33公顷;城镇开发边界总面积2240公顷;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180446.67公顷。 二是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有效控制土地供应总量、合理安排土地供应结构、积极处置闲置土地,促进土地节约利用。供应国有建设用地9宗,总面积21.76公顷,土地收益1037万元;通过挂牌、划拨方式处置了批而未供的土地2宗,总面积205.77公顷;收回闲置土地6宗,总面积18.77公顷。征收地块7个,总面积11.18公顷。 三是全力做好要素保障。2023年,经辽宁省人民政府审批并下发7个用地批复,征收总面积11.18公顷,其中农用地11.06公顷、建设用地0.07公顷、未利用地0.05公顷。截至2023年底,已储备土地27宗,面积74.28公顷。 四是深入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继续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修复水源涵养区53.87公顷、破损山体0.72公顷,治理水土流失7.12公顷,恢复红升水库入库河口湿地45.83公顷。加强地质灾害排查整治,巡查地质灾害隐患点120余次,全年地质灾害点未发生险情。 (二)强化用途管制,保护耕地资源 一是全面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以耕地流出图斑整改工作为抓手,严格管控耕地流出。进一步加大对乡镇耕地保护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考核力度,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问责和追究制度。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完成全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更新汇交工作、制作2021年及2022年耕地进出平衡方案、耕地占补平衡专项整治排查。 二是不断夯实农业基础。投资5400余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2800公顷,完成黑土地保护性耕作2733.33公顷。全面实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完成采样点1284个。 (三)持续优化服务,提升营商环境 强化不动产登记工作。将原本4个工作日出证的各项业务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抵押登记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注销等业务实现即来即办。依法开展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累计发放农村宅基地不动产证26190本。持续推进调查监测和确权登记工作,外业核查举证图斑8950个。为新宾镇红砖厂、旺清门金星组、永陵镇夏园村等6宗地进行确权登记。 (四)规范矿产秩序,加强矿政管理 一是推进矿山环境整治。完成“十四五”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投资1351.32万元,修复历史遗留矿山36处,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50.02公顷,工程质量合格率100%。推进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辽宁润土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顺利通过绿色矿山建设省级评审验收,完成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面积8.79公顷,植树种植水曲柳苗木10万株。 二是严厉打击非法采矿。对县域内28家煤矿企业开展了安全生产隐患专项整治,督促矿山企业严格按照生态修复方案及时推进生态修复工作。严禁发生以整治修复名义开采、越层越界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打击查处铁矿石私挖盗采行为1起。严防矿产品资源偷漏税行为,保证各种资源税应收尽收,应缴尽缴,实现入库税款255万元。 (五)坚持保育结合,保护森林资源 一是全力推进全县造林绿化工作。2023年完成植树造林476.67公顷。其中,荒山造林376.67公顷、村庄造林绿化100公顷。完成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造林项目退化林修复200公顷,封山育林153.33公顷,完成国有林场珍贵树种造林69公顷。 二是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力度。完成4期森林变化图斑590个核查任务。全力打击涉林违法犯罪,办理林业行政案件189件,打击处理189人,收缴罚没款205万元。强化森林病虫害疫情专项监测,实现春季常态化普查和秋季专项普查。实施松材线虫病及有害生物防治31800公顷次,除治疫木5.10万株,成功拔除红升乡疫点,实现南杂木镇疫点无疫情。开展落叶松经营利用试点,开具林木采伐许可证18.71万立方米,面积6373.33公顷。 三是推深做实“林长制”工作。各乡镇和林场制定了本区域的林长制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林长制工作制度保障体系,夯实全县林长制组织基础,全面落实林长制属地责任。 (六)依法管水治水,提升治理效能 一是严格贯彻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对全县生产建设项目的生产运行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检查建设项目23个,下达水土保持补偿费缴纳通知书5份。采集水土流失监测数据12次,开展土壤含水率试验、植物覆盖度郁闭度试验、径流试验等48次。2022年新宾县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完成2023年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工程选址、现场踏勘、方案编制等工作,预计投资1590万元,覆盖4个乡镇、9个村屯,治理水土流失30平方公里。域内国考、省考8个断面平均水质稳定达标。 二是高效落实河长制。各级河长累计巡河6734次,清理河道垃圾1.10万立方米。投资9220.30万元,治理河道34公里,控制水土流失面积53平方公里,河道退耕封育127公顷。所有历史遗留“四乱”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完成104条河流的划界成果修改复核。完成7条河流的河湖健康评价报告编制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生态文明思想认识还需深化。县域产业布局、资源开发利用没有完全与生态保护工作一同谋划、一起部署、一体推进,落实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二是自然资源资产监管比较薄弱。对于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化计量核算尚未有明确定义,没有合理的量化标准,价值总量难以体现,很难有效评估自然资源资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快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积极探索自然资源资产全民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的实现形式,建立行使所有权的资源清单和管理制度,明确产权主体,推进自然资源资产集约开发利用。 二是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持续提升部门间数据共享水平,实现自然资源管理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有效掌握全县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真实动态提供科学依据。有序推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情况向社会公开,让国有资产在阳光下运行,接受人民监督。 三是严格监管,规范执法。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利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健全工作衔接机制,形成执法监管合力,依法严肃查处各类自然资源犯罪行为,维护自然资源管理秩序。 |
![]() |